在柳南区航鹰大道的“脚步汽车之家”汽车修理美容店里,有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团队,他们是12个毕业于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的90后。“我刚开始把车交给他们,很不放心,后来竟成了他们的忠实粉丝。”吕先生是这家店的常客,也是这帮年轻人的“大哥”。吕先生说,这帮初出茅庐的“小毛孩”,没有傲人的学历,没有丰富的阅历,却有梦想、有干劲,还懂得做人,他们是社会的希望。

致力创业,大胆成为“国控”代理商
这帮年轻人的领头羊叫潘洵文,今年24岁。他并不是富二代,相反的,他出身贫寒,来自边远农村。在校期间,他选修了两个专业:汽车检测与维修、电工电子。此外,潘洵文还坚持在外兼职赚钱,曾做过服务员、工地工人、电工、业务员、收银员还有修车工。
潘洵文去年毕业后在单位上班,总觉得自己被束缚。“我告诉自己,一定要飞出去。”潘洵文那时的一个念想,让他冲出原来的工作圈,走向创业。2014年4月,潘洵文和自己的师傅梁绍飞还有发小黄善明一起,投资15万元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店。
当年7月初,一次偶然的机会,潘洵文接触到“国控润滑油”,令他没想到的是,这个国产的润滑油比很多大品牌的润滑油好用。正巧,当时“国控润滑油”正在寻找柳州代理商,而要成为该产品的代理商需要30万元的资金。
一边是诱惑,一边是资金短缺,潘洵文前后想了三天,最终还是一鼓作气把合同签了,然后才到处筹钱。如今,柳州国控润滑油公司已经成立。潘洵文感叹,如果当初他们没有迈出这一步,别说成功,就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。
“你敢来,我就敢要。”90后团队成长记
潘洵文的汽车美容店叫“脚步汽车之家”,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创业的意思。店里都是90后的身影,潘洵文说,年轻人是公司发展的未来,他想帮助更多懂得感恩的年轻人找到人生的方向。
“只要敢来,我就敢要。”潘洵文招人并不看重学历,而是希望新人们勇于突破自己。23岁的徐乙银是团队中的一员,她在大工厂做过流水线,在电信做过业务员,曾经一个月拿6000元工资,而现在在“脚步汽车之家”,每个月可能只有800元。但她却乐在其中,因为她觉得,成长比成功重要。
以前在家娇生惯养的90后们,现在都变了样。刚刚过完18岁生日的肖韦祥,念中专时,整天打游戏、睡觉,回家“衣来张口饭来伸手”。可到了这,跟着大家一起生活工作,他开始学着去农贸市场买菜,自己煮饭做菜。肖韦祥的母亲曾经担心他在柳州干坏事,现在看到孩子这么懂事,很是放心。
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,他们每天早起开会,晚上学习;为了强健体魄,他们周末早起爬山,上个月还参加了半军事化培训。潘洵文总是从细节处教导队友们,每天念叨着他们要多替父母着想,做人要懂得感恩,回家时多陪陪父母。不知不觉,这帮90后开始懂事了。在路上看到别人车子坏了,主动上前帮忙推车;看到老人家坐在店门口,主动倒水问候……
用毕生的努力组建千人年轻团队
“90后,浮躁不得。”回想起自己带着团队走过来的大半年,潘洵文直言,他们受过打击、遭到过冷嘲热讽。去年底,潘洵文带团队到南宁参加自治区的创业创新比赛,原本信心满满的他们却被评委说是一时冲动;在业界,常常有一些大老板看不起他们,说他们是小毛孩,干不成事……或许正因为这样,潘洵文才觉得,他们不能乱撞,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下去,把手头的每一件小事做好。
“今天全力以赴就能生存,明天全力以赴就能成功!”潘洵文说,他们走到今天离不开社会的支持。他有一个梦想,就是用毕生的努力组建一个1000人的年轻团队,立足于“脚步”,发展于“国控”。同时,他还想建一所“脚步希望小学”,让更多来自山里的孩子能有机会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。